為善作惡會影響子孫嗎?

  1. 佛教的因果觀是主張:「自己所作,自己承擔」的;它反對基督教的「原罪遺傳」。因為佛教把每一位眾生都當作是「獨立的個體」,不是隸屬於任何神的奴僕。因此祖父、父親的所作所為,後代的子孫不必去承擔他們的行為後果。換句話說:每一個人只要為自己負責就行了。
  2. 每一位眾生在無始以來的生命輪迴中,曾與千千萬萬的其他眾生結緣—也就是彼此之間織成一層層扯不斷的共業網。這張嚴密的大網,早已把每一位眾生的福禍休戚,緊緊地結合在一起,牽一絲而動全網,任誰也逃脫不了。
      如此說來,父母的行為自然會影響子孫:在壞的方面說—像父親的貪贓枉法,子女會被人恥笑;祖父的諂求詐騙,也會使家門蒙羞;從好的方面講—像母親的樂善好施,子女會受人尊敬;祖母的見義勇為,也能使家人與有榮焉。
  3. 俗語說:「歹竹出好筍」,意思是:不好的父母也能生養出好的子孫來。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呢?其實並不難懂,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雖然密切,但是各人過去的因緣—業力或種子不同,所以果報自然也不同。(參見:《學佛百問》第113頁〈什麼叫業?〉)
      以下是進一步的分析:
      今日的教育學家指出:天資、環境與後天的努力,會影響一個學生成就的大小;佛教的主張恰好與之不謀而合:一個人的「正報」(像:天資、壽命、長相)、「依報」(像:成長的環境、投生的世界)與「後天的修行」(像:努力讀書、行善助人),也能決定一個人今生的幸福與來生的前途。而三者之中,尤其以「後天修行」操之在人,影響最大。
      因此,一個生長在好家庭的子女,固然能得到好的教育,而成為好人;而不幸在不好家庭中長大的孩子,卻也能憑藉自我的惕勵,力爭上游,去扭轉自己的命運,開創璀璨的前程。
  4. 有些人難免疑惑:既然各人的業力(心中的種子)不同,為什麼社會上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:善良的父母生出善良的子女?而頑劣的父母養出頑劣的子女來?
      父母與子女關係是「因緣所生的」,善良的父母,提供了「善良」的因緣,吸引了善良的子女來相聚;頑劣的父母,提供了「頑劣」的因緣,也吸引了頑劣的子女來投胎,這不是「物以類聚」的淺顯道理嗎?
  5. 回標題

     

     

    為什麼沒有山地教堂?

  1. 有人說:佛教不在臺灣山地建教堂,是因為不想跟基督教、天主教「爭地盤」,這是佛教的謙讓—也就是慈悲的表現。事實上又是如何呢?我想根本不是這麼個回事,其中「無意的忽視」和「有意的逃避」,才是主要的原因。
      (甲)無意的忽視—因為山地的原住民早期都已接受基督教、天主教的教化,十之八九都已信了上帝。這是既成的事實,使得佛教界認為:在山地早已無用武之地,因此弘法的工作只好暫緩了。
      (乙)有意的逃避—山地的生活清苦,交通不便,不利弘法工作的推展,使得許多人退避三捨;再說大多數的原住民都已受洗,如果要改變他們的信仰,一切都得從頭做起不說;基於人類先入為主的根深柢固,更是難上加難。因此也讓佛教徒打消山地弘法之心。
  2. 如果大家深入山區,參訪一下各地的教堂,我們就不難發現:早期的牧師和神父們也是蓽路藍縷、胼手胝足,才打拼出一片上帝的江山;並不是他們的教堂真的是天賜神恩—從天而降的。因此,山地沒有佛教堂,只能用一件事來解釋:佛教徒太偷懶,也太怕吃苦了。
  3. 佛門之中,有許多心懷壯志的大菩薩,卻不願接受師父的「徵召」或「調派」,到偏僻的地方傳教。他們的理由,不外乎是:我不適合離開城市外放到鄉下,因為偏僻的地方既野蠻又荒蕪,如何一展長才?
      抱持這種似是而非論調的人,一定沒有讀過《論語》吧?當年孔子準備到夷狄之邦,教化蠻族時,許多弟子們紛紛加以勸阻—以為那兒太簡陋了。孔子的回答是:「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」意思是:君子所到之處,自然教化隨之開展,那怕簡陋無文?再說;君子原本就是以教化天下人民為己任的,基於有教無類的精神,那在乎蠻荒之地呢?
      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:「富樓那」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當他發心到印度的僻遠地區—「輸盧那」弘法時,佛陀問他:「如果他們不聽呢?」富樓那回答:「我會慶幸他們沒罵我!」佛陀問他:「如果他們罵了呢?」富樓那再答:「我會慶幸他們沒打我!」佛再問:「如果打了呢?」富樓那再答:「我會慶幸他們沒有殺我!」最後佛陀問他:「如果他們殺了你呢?」富樓那平靜地說:「還是無怨無悔,因為我是弘法的僧人,能為宏揚佛法而死,不是得其所哉了嗎?」(參見:慈恩•林世敏—《十大弟子》第34頁)
      瞻仰前賢,反省自己,如果真有機會到山地設教,你願意「勇作先鋒」嗎?
  4. 臺灣的佛學院不少,叢林寺院更多,如果大家能湊點錢,在山地多蓋幾間教堂,利用現有的佛學院(將來會有佛教大學)培養一些山地傳教人才,所謂「亡羊補牢,猶尚未晚」,不知佛教何時才能由誰踏出山地弘法的第一步?(據報載:非洲已有佛光山的師父前往弘法,這是可喜可賀的第一步!)

回標題 

 

 

佛教為什麼能在印度興起?

  1. 印度傳統的社會,階級十分森嚴,計分成四種:婆羅門(祭司)、剎帝利(貴族)、吠舍(平民)、首陀羅(奴隸)。其中的奴隸階級,子子孫孫、世世代代,永遠不能翻身。
     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,有所謂「四姓出家同一釋子,百川入海同一鹹味」的宣言。尤其是釋迦教主,本身出自統治階級的剎帝利族,卻「甘願」與其他的低賤階級(吠舍和首陀羅)平等,這是無限的悲憫與博愛,所以能感動天下蒼生,特別是那些貧困、被壓迫的人民,無不紛紛歸投到佛陀的座下。(見:《佛教的精神與特色》第二章第二節〈佛是真平等者〉)

  2. 歷代帝王的全力護持與宏傳,才能使佛教遍行於印度。首先釋迦牟尼佛本身就是迦毘羅國的太子,有帝王的家世與背景,自然在傳教的工作上,得到不少的方便和助緣。
      又日後的阿育王和迦膩色伽王,也因為篤信佛法,而鼎力宏揚,終使佛教成為世界級的宗教。(參見:大乘•《印度佛教概述》第148頁)

  3. 由於釋迦牟尼佛是平凡的人,卻能由凡入聖,因而鼓舞天下「見賢思齊」的人心;再加上佛法的廣大包容、慈悲利世,可以慰藉苦難的心靈、改善當世的生活,使人的身心獲得安頓。情勢所趨,自然大行於天下。

  4. 傳統的婆羅門教,崇拜自然神(如:雨神印陀羅、火神阿格尼),為了求神的庇佑,不惜殺害動物來祭祀;而且儀式繁瑣,令人不能忍受。至於佛教則反對殺生,也不承認宇宙中有造物主,更否定祭祀能消災納福。主張:自己的幸福要自己創造,人人都要勇做自己的主人,不要成為諸神的奴隸。
      這種偉大的真知灼見,激發了天下人的自信和自尊,使人不必懾服於諸神的淫威之下,可以自在快樂的過自己的生活。

  5. 佛教的修道生活,簡樸恬淡,一日一餐,守戒清淨,精進不懈;而且不蓄私財,樂善好施,比起當時逐漸沈溺腐化的婆羅門僧侶,自然更能激起人們的嚮往與崇仰。

  6. 除了佛教的道理,比起印度其他的宗教更為殊勝之外,佛陀的弟子們,以教團為中心,栖栖皇皇,席不暇暖,有組織地到處奔波,深入民間努力弘法,對佛法的宏揚也功不可沒。(以上各點,參見:圓光寺•周祥光─《印度通史》第50頁)

回標題

 

 

佛教在印度為什麼衰落?

  1. 佛教在印度所以一蹶不振,原因很多,就修行方面來說:佛教徒未能實行簡單淳朴的苦行,愈來愈趨嚮於奢華享樂的生活,就像當年婆羅門教的衰微,是由於它的僧侶生活的腐化與墮落一樣,因此失去人們的尊敬與擁護。人心的向背,自然決定教運的興衰。

  2. 就思想方面來說:七世紀以後,佛教缺乏偉大的思想學者─自中觀系的智光與瑜珈系的戒賢以後,不再有承先啟後的大師出現。由於領導無人,佛教逐漸失去內涵活力,而流於通俗化;再加上這時與印度教接近的密教出現,教義極低,更加速佛教的衰落。

  3. 佛滅後一千一百多年,佛教的地盤逐漸被濕婆教和耆那教所占領。他們剽竊佛法,模仿佛教的儀式,企圖魚目混珠,使世人逐漸喪失對佛教的正確認識。
      到了第八世紀的時候,婆羅門僧侶也吸收佛教的理論,企圖复興婆羅門教。偏偏佛教自己又不爭氣,只重視儀式,不重教理,終致陷入迷信泥淖之中,而不克自拔。(參見:大乘•《印度佛教概述》第148頁)

  4. 印順道師曾經把印度佛教,按照歷史法則的進展,共分成五期來說明它的興衰存亡。而從它的興亡演變,我們可以看出「保持佛法的純正與否」,正是佛教存亡的最大關鍵。換句話說:佛教被婆羅門教所同化;佛陀與梵天不分;人人追求死後藏身之地,忘卻大乘利他的菩薩精神,所以佛教不得不亡。(參見:大乘•《印度佛教概述》第154頁之(三)、156頁之(五)及328頁)

  5. 佛教的思想雖然優秀而傑出,在當時頗受知識分子的歡迎和接納;但是一般印度的社會民眾,由於久受迷信固陋的習俗影響,根本無法摒棄這些傳統的桎梏。因此佛法自始就不能融入大眾的生活之中,終於被排擠在印度社會之外。(今日臺灣佛教,也正有此憂。豈可不慎?)

  6. 佛教主張和平、戒殺,因此平日並不習武強身,一旦遇到尚武的回教入侵,則只有慘遭逼害與殺戮,毫無招架的餘地,焉能不亡?

回標題

 

 

佛教會滅亡嗎?

  1. 世間有形的事物,都逃不過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的遞嬗循環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說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佛教在世間,當然也逃不過滅亡的命運。(參見:林世敏—《貝葉之香》第16頁)

  2. 佛教歷經了「正法」、「象法」之後,現在已經進入了「末法時代」—也就是距佛日遠,佛教的教理逐漸地摻雜外道邪說;內部的組織也日漸鬆弛解體,正慢慢地步上滅亡之路。就像一棵樹的成長過程—必經茁壯、衰老而死亡。

  3. 必須提醒大家的是:佛法是原本存在天地間的自然法則,經由我佛世尊觀察體驗而得。所以就佛法本身而言,它是「不生不滅、不增不減、不垢不淨」—歷時常新、萬古常存的。因此,我們要知道:佛教之所以滅亡,並不是佛說有誤,而是佛弟子提倡的方法有誤;體會教理有偏差;或者是護法不力,因而招致了失敗。

  4. 依照佛典的比喻:佛陀猶如萬獸之王—獅子,獅子一吼,萬獸(喻外道徒眾)無不銷聲匿跡。然而威震天下的獅王,卻敵不過自己的身上蟲(喻不肖的佛教徒),只有獅子蟲能啃獅子骨、吸獅子血、吃獅子肉,使獅子倒地死亡。  
      所以佛門的「獅子蟲」一旦增多,佛教當然只有步上滅亡之路。(參見:本書第131頁〈誰是佛教的獅子蟲?〉)

  5. 如果佛教徒具有「危機意識」—認清現在是「佛之道消,魔之道長」的末法時代,更加堅毅地固守正法長城,人人以佛教的興衰存亡為己任,努力修學,極力宏揚,佛法必能源源流長,怎會滅亡呢?

回標題

 

 

為什麼說佛度有緣人?

  1. 根據一般的說法,偉大如佛也有「三不能」─三種暫時無法立即實現的事。它們是:無緣不可度、地獄不可空、定業不可轉(詳見:林世敏─《見葉之香》第172頁〈人間地藏〉)。
      由於「無緣不可度」,所以佛只能「度有緣人」。

  2. 佛跟一般神教的上帝、老母不同:上帝和老母是萬能的,沒有一樣事情祂們做不到;祂們說變就變,要有就有。可是,佛就缺少這分能耐,他只是一個具有「大能」的人,也就是:智慧圓熟透徹的覺悟者。佛不能無中生有,他只是善於利用因緣(條件)─懂得如何排列組合,使「如是因,得如是果」而已。

  3. 由於佛只是具有大能而非全能,所以佛不能強迫眾生相信佛法。為什麼呢?因為眾生不是佛所創造的,每個人都有獨立、自主的人格。因此,除非佛能叫眾生心悅誠服,否則永遠不能勉強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接受。(大能與全能的分別,參見:張澄基─《什麼是佛法》)

  4. 大部分正信的佛教徒,因為了解「佛度有緣人」的道理,所以不會隨便遇到陌生人,就「死拉活纏」地傳教說法─常把對方惹火了,才不歡而散。有智慧的正信佛教徒,一定會善觀眾生的根器、機緣,懂得在最有利的時候,說眾生最喜歡聽的佛法。
      過去,常遇到傳教狂熱的異教徒上門,說得天花亂墜,我還是無動於衷。臨走之前,突然冒出一句:「魔鬼占據了你的心,所以你才不信。」此後,他天天準時前來「騷擾」,弄得我的生活秩序大亂。最後竟然落得這樣的結局:我報了警,強迫請他離開。

  5. 「佛度有緣人」,並不是要我們靜待有緣人上門;更不是隨便放棄所謂「無緣的眾生」。它的真正意義是:盡量製造眾生學佛的最佳因緣,像:平時的慷慨助人、急公好義、溫柔愛語,來贏得眾生的友誼,讓他們對佛法有深切的好感,來幫助眾生學佛等。萬一眾生不能接受的時候,也不致於心生惱火─認為他們不識檯舉或愚蠢無知;反而會以更蘊藉、寬厚的心來原諒他們─這些人接受佛法薰陶的時機尚未到來。

回標題

 

 

為何講三世因果?

  1. 就世間任何「事件」而言,其中包含三個部分:發生的原因、發生的當下和後續的影響。「發生的原因」就是事件的「過去」;「發生的當下」就是「現在」;而「後續的影響」就是「未來」。
      當然,這是一種為了方便說明的「權宜分法」,因為這三個部分中的每一部分,我們都可以再分成:過去、現在和未來,而且還可以永不中止地劃分下去。理由十分簡單,因為時間是瀑布般地相續不斷,所以講因果就不能只講「一世因果」或「二世因果」(只有「過去」;或只有「現在」;或只有「過去」和「現在」;或只有「現在」和「未來」)。

  2. 一般有造物主的宗教,通常只講一世因果:像上帝造人,祂憑什麼樣的條件(過去因)造?這條件是付之闕如的;也就是每一個人的「過去」都是空白虛無,我們只憑上帝的「隨意」、「隨緣」而被造。所以人間常有許許多多的人在抱怨、不服氣─為什麼我窮你富?我醜你美?我愚笨你聰明?所以一世因果不能解釋「人間的差別相」─不相同、不平等的現象。
      一九七○年,我服務的復華中學派我和郭剛老師,帶領同學到高雄縣六龜鄉的「信望愛孤兒院」慰問。平常家庭生活快樂幸福,根本就無法想像人間還有那麼多的苦難。況且一下車就面對上百的孤兒:他們衣衫襤褸、打著赤足、面黃肌瘦地。我心中頓時一陣刺痛,當著眾人面前,忍不住就掩面痛哭起來。
      那時我心裡好恨:恨宇宙間的造物主(如果有的話)─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創造這些成百上千的孤兒?他們沒有「過去」的惡因,卻在「今生」平白地承擔人間的苦難。這不但是不公平,而且是變態的殘酷。如果是神或老母要考驗人,使人更堅強、更有用,請問:神為什麼不考驗你─叫你斷腿缺手?叫你家破人亡?為什麼不幸的不是你?而是他們?

  3. 不講三世因果的宗教;除了沒有「過去」,就有「現在」的突兀和無奈之外;永遠沒有沒「下一世」,使人對明日感到絕望悲觀;而主張有「末日的審判」,也是不合情理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神所造的人,聰明才智各自不同;環境條件不同(有的人一生聽不到福音),可是永遠的審判卻要在今生舉行,這怎會是合理的呢?
      三世因果,使人對過去負責;對今生服氣;對未來嚮往。人活在無盡的時空中,永遠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;永遠警惕自己在今生今世要把握機會,來創造來日更豐碩、美好的果實。
      所以「三世因果」,才是合情合理的說法。

回標題

 

 

誰得道了?

  1. 「道」,是宇宙人生的真理,它是原本存在天地間的自然法則。換句話說:它不是專屬一人一教所有的;不能被人或神或佛所任意改變的;也不能像禮物一樣,被送來送去的。
      舉例來說:「阿基米德原理」不是阿基米德的,只是他發現的罷了。又像:「因果的道理」並不是佛發明的,只是經他透徹觀察得來的。

  2. 「道」,並不是一種「東西」,只是一種「由觀察、修行所顯現的智慧與定力」。這兩者有何差異?簡單地說:「東西」可以任意送給甲或乙或其他人(一貫道或其他神教,都把「道」當作是東西,可以搬來搬去或給來給去);「智慧或定力」則是一種「力量」、一種「境界」,必須靠自己去學習、去深入其境,別人沒辦法給你。(只有佛教本此原則,絕不相信:佛可以直接把眾生變成佛。)

  3. 「道」既然是真理、智慧,只能透過:讀書、研究、觀察、歸納、演繹等方法獲得,並不能假藉:點傳、歸依、洗禮、念口訣、禮拜……等方式而擁有。
      想過沒?博士爸爸並不能將「博士帽子」往兒子的頭上一戴,然後告訴兒子說:「恭喜,你已經『得』到『博士』學位了。」
      這樣說來,誰又有這樣的能耐,告訴別人說:「你經本人的點傳(或洗禮、歸依),現在你已經『得道』了」呢?

  4. 只有愚蠢的人才相信:「道」像禮物一樣,可以給來給去;也只有無知的人才相信:道僅僅是屬於某人、某神、某佛的「專利品」;然後任人故布疑陣、神秘兮兮地、關起門使某種「儀式」,再欺騙他說:你已經得道、得救了!(請問:老師能不能用「任何口訣或絕招」,叫一個笨學生頓時豁然開朗?或突然把小學生變成大學生?)

  5. 「得道」就佛法來說,只能勉強說是:「如法修行而覺悟」。記住:不遵循佛法的正道修行,一味聽信邪魔外道的惑眾妖言,永遠只有徘徊在「正覺」(成佛)的門外。
      想吃香草冰淇琳嗎?那就要使用一定的配方、遵照一定的方法來製造才行。因為「如是因」,才能行「如是果」呀!
      想得「道」嗎?那就依照「八正道」(或「三十七道品」)去修行吧!否則,這「道」─你是永遠「到」不了的。

回標題

 

 

種瓜一定得瓜嗎?

  1. 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一般說來,當然不會有問題,只是加上「一定」兩個字,就有商量的餘地了。
      佛教講因果,其實是包括「因、緣、果」三者而言。換句話說,有了種子的「因」,如果沒有日光、水分、土壤、肥料養分的「緣」,那就不一定能產生「果」。
      像:一粒豆子,如果不種在土裡,缺乏日光、水分與養料,那當然不會萌芽、成長、開花與結果。

  2. 如果有人問你:「前世殺了人,今世要不要被殺?」你可以告訴他:「惡因如果不與惡緣相遇,自然暫時不會結出惡果,所以不必悲觀、沮喪,吉凶福禍,依然操之在己。」
      同理,前世種了「發財因」,今生也不一定成為大富翁,因為如果天天好吃懶做,好的因不能配上好的緣,那一輩子還是三餐不繼,潦倒不堪。由此可證:佛教不是「宿命論」者。

  3. 種了瓜,當然有機會得瓜,只是別忘了在因與果之間,還有非常重要的「緣」(條件)。而這關鍵性的緣,卻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中。

回標題

 

 

講因果對人有什麼意義?

  1. 因果是存在天地間的自然法則,既不是上帝制定的,也不是佛、菩薩創設的。所以「如是因」,才能得「如是果」,有耕耘,才有收穫,可以使人拋棄「不勞而獲」的投機僥倖心理。

  2. 「科學概論」的作者──任鴻雋,在「科學的頭腦」一文中說:「世間的事物,總有一個因果的關係;不明白這個關係,要求無因之果或因果錯誤,便是迷信。」而迷信所造成的禍害實在太大太深!所以做一個現代人,一定要先了解因果。(註:任鴻雋,曾任北大教授,以及四川大學校長、「中國科學社」社長。)

  3. 一個人對因果的觀念如果正確,他就會擁有樂觀、進取、積極、奮發、慚愧與感恩的人生觀,對個人與群體,都會有好處:
      失敗時,不會怨天尤人,為什麼呢?因為了解「事出必有因」,一定是自己的努力不夠嘛!而成功時,也不會盛氣凌人,自己覺得不可一世,為什麼呢?因為同樣是「事出必有因」,一定是集合許多人的「因緣」(助力),才能獲得如許的成就。
     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:失敗時,如果對因果法則有深入的體認,就會繼續埋首耕耘,因為他知道──今日的努力,明日就會有收穫,那又何必氣餒呢?至於成功的時候,不但不會志得意滿,反而會對眾生懷抱著感恩和慚愧的心,覺得自己付出的太少,而從別人那兒獲取的太多。
      君不見,佛教徒用餐時,會默禱著說:「供養一切眾生」嗎?為什麼要這麼說呢?因為沒有一切眾生的勞心或勞力,我們怎會有如此豐盛的餐飲?所以愛因斯坦在「人類存在的目的」書中,才會這麼說:「每一天有許多次,我都體會到我的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,建構在有關的人們身上,無論是去世的還是健在的。我必須急切地努力,將他們給我的一切還回去,我從他人那兒得到東西實在太多了。」

  4. 佛家說:「因果報應,如影隨形。」又說: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。」一個人知道善惡到頭終有報,自然就不敢為非作歹,進而努力行善。古人說:「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,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。」為善與作惡,動念都在方寸(心)之間,豈能不慎?

  5. 有因果觀念,就不會強求「無因之果」,做出盲目的迷信行為──像:生日殺生求長壽,問鬼神斷吉凶,靠算命來改造命運等等。

回標題

 

 

善惡業能相抵嗎?

  1. 部分善惡的行為造作(業),是可以相抵的──可以使惡業減輕它的嚴重性。比如說:我原本想殺害某人,卻在砍了兩刀之後,突然心生不忍,趕忙拿藥來施以急救;或將他火速送往醫院。如此,法院判刑時,自然會獲得部分的減刑。
      又:平時你經常欺負我,使我恨透你,一直想找機會報仇;你後來卻在我失敗時幫了我,這也有可能使我對你的恨意減輕或消除。
      作惡如同「放鹽巴」,鹽巴放太多,東西就太鹹,根本不能下嚥;為善如同「沖白開水」,太鹹的食物用白開水,就可以加以沖淡。(「重業輕報」就是這個原理)

  2. 不過,大部分的善惡業,卻彼此都是獨立的,也就是說不能相抵的。就像:(1)胃藥(喻善業)不能醫心臟病(喻惡業)。(2)我救了小狗一命(善),也不能讓美國的史密斯原諒我昔日對他的侮辱(惡)一樣,因為彼此互不相干呀!
      佛經上也可舉出一些實例來說明:
      (1)佛陀被他的堂弟──「提婆達多」所推下的石頭砸破了腳指頭。
      (2)佛陀在「娑利那村」托缽時,竟然因為沒有人願意施捨而餓了一頓。
      想想看:佛陀做了多少善事,卻仍然要承受這些報應。可見有些善惡業是不能相抵的。

  3. 善惡業雖然不能相抵──就像:這次月考英文只考三十分,就算下次國文考九十分,對英文成績還是沒幫助;但是對提高總平均成績,卻是有好處的。譬如我們凡夫,雖然帶有善業也有惡業,但是為善愈多,人格愈完美,缺點就愈少,就可以算是個「好人」;反過來說,惡業多於善業,他就是一個「壞人」了。

回標題

 

 

為什麼行善得不到好報?

  1. 善的種子需要善的因緣才能滋長(見:本書第49頁-「種瓜一定得瓜嗎?」),否則種子就不能萌芽。連萌芽都不可能,誰敢奢望它的開花與結果?

  2. 行善得不到好報,這是暫時的現象。試舉一例來作說明:
      你在園子裡種下一粒絲瓜種子,事隔三天,卻未見萌芽,這是什麼原因呢?簡單地說,就是:「時候未到」。因為絲瓜一般要七天到十天,才會抽出芽來的。
      至於行善得不到好報,而作惡的人卻反而逍遙自在,那又是怎麼個回事?這也是暫時的現象。
      再舉一例,來作說明:
      你在園子裡,每隔一天,分別種下三種不同的植物,它們是:番石榴、絲瓜和小白菜。結果是這樣的:第一天種下的番石榴,一年後才結果子;第二天種下的絲瓜,三個月後開了花;而最後種下的小白菜,不到半個月,就可以拔下來炒著吃了。
      所以,不同的善業、惡業,就像不同的植物一樣,它的生長、成熟,在時間上是有早晚、遲速的不同。佛家說: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。」不必著急,「善惡到頭終有報」的。

回標題

 

 

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嗎?

  1. 佛教講因果,一個作惡多端的人,怎可能「放下屠刀」,尚未積極行善,就「立地成佛」?
      既然「立地成佛」違反因果律,為何經常聽到這樣的傳言呢?
      原來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這句話出自明朝彭大翼的小說《山堂肆考》:描寫一個屠夫,生前雖然以殺豬為業,死後卻在「涅槃會」上,因為放下屠刀,念佛得解脫的故事。
      這個故事,目的在勸人為善。它只是小說中的說詞,又不是佛典的經句。

  2. 佛陀說法四十五年,為了普度眾生,所以經常以慈悲心,作方便的譬喻。為了怕眾生拘泥於文字或故事,因此一再告誡:要依「了義」,不要依「不了義」。也就是要分辨哪些教誨是究竟、徹底的:哪些只是權巧的、方便的解說。(見:《佛教的精神與特色》第四章《法四依》─〈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經〉)
      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就是屬於不了義的方便。佛典說: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。」為了讓為非作歹的人,能早日洗面革心,所以先告訴他「放下屠刀」(改過),就能「立地成佛」。用來鼓勵他的信心,讓他樂以改過;然後再告訴他:必須在改過之後,更積極地行善,才能洗刷過去的罪惡,開創嶄新的光明前程。

  3. 想一想:如果你告訴一個壞蛋:「你放下屠刀又有何用?你那一雙血腥的手,就算千佛出世,用一江的甘露水、大悲水也洗不乾淨!再說;成佛必須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(三個無限長的年代),哪有那麼容易就證果的?」我想這個壞蛋會這麼頂撞你:「既然成佛像作夢,不如壞蛋幹到底!」
      所以只有「立地成佛」,才能吸引人間的「壞蛋」─包括你、我在紅塵中打滾的眾生。

回標題

 

 

人從那兒來?

  1. 人從那兒來的?這是人人好奇,個個迷惑的大問題。
      基督教說:「人是上帝造的!」
      回教說:「人是阿拉造的!」
      一貫道說:「人是老母娘生的!」
      人,無論是誰生的、誰造的─這種答案永遠都不能令人滿意,因為「人要被造、被生」,那麼人的老爸、老媽又是誰生的呢?
      如果人的老爸、老媽是自己存在的,如此,他們就是「無中生有」的囉?既然宇宙間能有無中生有的「東西」,那麼「人」也有可能「自己存在」,何必多此一舉,還要麻煩老爹、老娘來造來生?(見:《環華百科全書》第16冊120頁〈生命的起源〉條)

  2. 「神造(生)人」的假設既不可信,那麼佛教認為人從那兒來的呢?很簡單,只有三個字:「因緣生」。
      什麼叫做因緣生?就是說:由許多的因素、條件的聚合(具足),然後才有「人」這種「東西」的產生。
      過去幾千年來,人們一直相信:「生命是自然發生」的。像:「腐草生螢」這類的說法,一直到十七世紀中葉,才被義大利的科學家以實驗加以推翻。
      俄國生化學家「奧普靈」和「哈爾丹」,認為:生命是由一連串的自發性化學反應所造成的。這個「化學演化之說」,並在一九五三年,經美國科學家「米勒」和「尤雷」,以實驗證實。
      「化學演化說」包含了最多少「因緣」呢?科學家研究指出:早期地球籠罩著氫氣,缺乏遊離性的氧。太陽、閃電和火山爆發,使大氣中的分子進行化學反應,而形成簡單的生物分子化合物(像:糖和胺基酸),這些分子逐次結合而成較大而且較復雜的分子,最後組成新的個體。(參見:《環華百科全書》第16冊121頁末段)
      我們可以這麼說:無論科學家怎麼研究、發現,他們提出來的答案,永遠離不開「因緣」,因為沒有「因緣」,就不會有果(生命)的產生。

  3. 科學家對生命的起源,雖然還有另一種說法:「外來說」─認為地球的生命,是由宇宙中的孢子飄落所致(注:佛教也有:「人」是從「光音天」的天人移民而來的說法)。問題是:這種說法,只能解釋地球生命的起源,卻仍然沒有解釋宇宙生命的起源;就像神造萬物說,並沒有解答祂自己從那裡來的一樣。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:終究這種說法,還是離不開「因緣」的,不是嗎?
      所以,「因緣生」永遠是比較能讓人接受的事實。

回標題

 

 

種瓜得李怎麼辦?

  1. 佛教講「因果」並非一成不變的「有因必有果」;而是有因(喻:種子)之外,還要有緣(喻:條件─日光、水、養分、人工的培育等),然後才能有「果」(喻:果實)的產生。這一層的觀念,我們早就不只一次地加以闡明。(參見:《佛教的精神與特色》第三章之七;《學佛百問》第49頁)

  2. 佛教主張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堅持這是「放諸四海而皆準,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」(任何時空之下,都是正確)的真理。可是,有人說:今天的科學發達,在生物學家的培育下,芒果樹(經過插枝)可以長出蘋果來,這是不是因果的錯失與矛盾?
      慢著,不要再鑽牛角尖,我們先來觀察「芒果樹長蘋果」的真相─到底如何?
      你原先種的是芒果(因:種子),可是中途你改變了它的緣(接上蘋果的枝條),所以得到的就不是原來的「果」了。 因此,「種芒果得蘋果」並沒有什麼詭異難懂之處,它還是百分之一百合乎因果律。

  3. 俗語說:「人要是倒了楣,種瓠瓜也會結出絲瓜來。」這種說法又是如何呢?聰明的你略為思索,不就明白了嗎?它只是失敗時,一種自我解嘲的諺語,並不是科學的定理,如何當真呢?

  4. 不過,我們從「種芒果結蘋果」這件事,可以連用到日常生活來:雖然栽下芒果,看來似乎沒有希望改變「將來長出芒果」的結局,但是中途改變它的緣(條件),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操縱它的果了。
      所以,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,不必怨天尤人,因為於事無補;只要一點一滴地加以改善(改變它的緣),一天一天地奮發振作、樂觀進取,就能擁有快樂美滿的人生。

回標題

 

 

人為什麼有貧富美丑賢愚?

  1. 古時錫蘭(斯里蘭卡)的「彌蘭」王,有一次問那先比丘:「為什麼同樣是人,卻有那麼多的差異:有的絕頂聰明;有的卻愚蠢至極?有的俊俏美豔;有的卻醜陋難看?有的富可敵國;有的卻貧無立錐?」
      那先比丘說:「人的一切差別相,是由於人過去所造的業,各不相同所致。」(參見:《學佛百問》第113頁〈什麼叫業?〉)
      彌蘭王仍然不滿意,那先比丘就舉例作補充說明:「看到市場裡的葡萄吧?同樣是葡萄,有的味道甜,有的味道酸;有的顏色紅,有的顏色緣;有的碩大,有的細小。這是為什麼呢?之是由於因(種子)和緣(後天培育條件)的不同所致。」(參見:慈恩•林世敏─《十八羅漢》第88頁〈那伽犀那〉)
      「喔,原來如此!」彌蘭王終於一掃臉上的疑惑。

  2. 在這個世界上,縱然一切都不能盡如人意,但佛教徒並不盲目祈求神的立即降福;因為神沒有這種能力(佛、菩薩也沒有)。佛教徒只會透過虛心地嚮佛、菩薩學習,然後用自己的智慧、毅力,來創造自己理想的未來。就像一味地埋怨葡萄酸,又何濟於事?只有透過「育種」(改變因緣),才能吃到甜葡萄。

回標題